
7月4日,甘肃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实践创新工作交流会。庆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周永祥以“打造检察服务‘实验田’ 践行司法为民‘零距离’”为题作了交流发言。
2023年,省检察院作出实践课题带动工作创新战略部署后,庆阳市检察院党组扛牢政治责任,把实践创新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加力加压抓紧抓实,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团队,制定方案、办法、工作流程,提出了“坚持问题导向、发挥区域优势、彰显监督特色、做到司法为民”的总体原则和实践目标。通过近两年的实践,大家都深深感受到,这项重大部署既是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方法论,也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有力抓手,更是全省检察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重要支撑。目前,全市打造了“三五铸魂 六化强检”“六端闭环”“三院建设”等11个特色品牌,特别是传承“马锡五审判方式”这一耦合于行政、检察、审判为一体的人民司法优良传统,守正创新,积极探索,以9个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为依托,打造新时代检察版马锡五式工作法,在联系群众、为民纾困、化解矛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。经验做法被《法治日报》《检察日报》《甘肃日报》《甘肃信息》等推广,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被最高检评为“为民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优秀团队。
固根基,打造司法为民新阵地。
赓续红色基因,强化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职能。
理念先行。
坚持以“为民、利民、便民”为宗旨,树牢“实事求是、调查研究”“质效优先、不拘形式”等“五大理念”,在一体履职、能动履职、综合履职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优化服务。
创建“党建+信访”“监督+数据”等“五大模式”,落实关口前移、联合接访等“五项措施”,推行亮牌服务、首问负责等“五项服务”,确保每起信访案件都能及时受理、精准分流、高效办理。
完善机制
。
聚焦优化运行管理,两级院制定马锡五式检察工作指引、主动创稳工作办法等各类信访工作制度、机制、办法36项,联合延安市检察院建立跨区域马锡五式司法为民工作协作机制,促进互学、互鉴、互助。
抓重点,闯出多元解纷新路径。
站稳群众立场,深入化解涉检矛盾纠纷。
头雁引领强示范。
坚持检察长带头接访、定期接访、预约接访,其他院领导、中层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轮流接访,重点督办、包案化解复杂疑难信访案件35件。
带案下访化心结。
坚持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检察官主动带案下访,针对284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,深入有关县区了解情况,准确把握案情,在法律框架内灵活处置,为群众减少诉累、解决诉求。
借助外力促和解。
针对部分重大、复杂信访矛盾纠纷,开展公开听证28次,引入第三方专家、律师参与化解23次,成功化解2起长达十年以上的债务纠纷案。
育特色,探索纾困解难新方法。
坚持破立思维,多维度解决重点、难点和痛点问题。
多元化司法救助解“困”。
从“依申请救助”向“依职权救助”转变,紧盯贫困户、未成年人等各类弱势群体,多方联动,协调各类救济渠道,为118人发放救助金172.5万元、26人解决就医就业等实际困难。
流程化支持起诉解“忧”。
紧盯涉农民工讨薪问题,健全完善“部门联动、齐抓共管,综合施策、分类处理”协作机制,拓展支持起诉成果,为314名农民工讨回欠薪398万元。
案件化精准帮教解“愁”。
深化“六端闭环”未检网格化保护体系,探索案件化帮教涉罪未成年人,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,助力84名未成年人走出阴霾、重返社会,17名罪错未成年人考入大学。
扩影响,彰显文化润检新形象。发挥正向引领作用,焕发马锡五司法为民精神活力。扩大裂变式影响。精心制作推广《南梁检魂》《马锡五式检察答卷》《检守庆阳星》等文化品牌宣传片,编撰的1篇马锡五检察为民论文获关中论坛特等奖,23件案例被评为典型案例。加强矩阵式传播。在《法治日报》等纸质媒体和人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25篇,《新时代“马锡五式”的检察官们》等3个宣传视频在甘肃省电视广播总台等新闻媒体上播放。开展体验式推广。通过召开座谈会、经验交流会及领导视察推介等方式,90余家单位2000余人(次)走进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体验新时代检察版“马锡五式工作法”,延安市院在考察交流后,创建了马锡五式检察为民工作室,弘扬马锡五司法为民精神。
下一步,庆阳市检察机关将继续以“为民、利民、便民”为宗旨,以主动创稳为抓手,着力将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打造成预防、对接、集散“三个中心”,建成矛盾化解、普法宣传、风险排查“三大基地”。同时,更进一步用好实践课题带动工作创新这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、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关键一招,
促进全市检察工作创新发展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