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检察新闻 > 检察动态 > 正文
检察动态

【新闻发布会】庆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“检察护企”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

时间:2024-08-30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

新闻发布会现场

8月29日,庆阳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“检察护企”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,并发布典型案例。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张发,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陈春芳,检委会专职委员赵玉静出席,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武小梅主持发布会。

主持人:庆阳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

政治部主任 武小梅

发布会上,张发通报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。张发介绍,庆阳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省委、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,坚持问题导向,直面涉企问题怎么办,“检察护企”怎么干,加速、加力、全程纵深推进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见实见效。

庆阳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 张发

张发说,全市检察机关全面收集涉企问题线索、倾听企业心声。通过办案监督发现各类问题线索18件,组织干警下沉到96家商会、协会及生产一线企业,收集意见建议及问题线索114件,积极走访联络企业人大代表21人(次),邀请企业政协委员参与公开听证、调研观摩等18人(次),收集涉企意见建议及问题线索12件,接待企业负责人来访11次,收集问题线索8件。多措并举谋划护企举措、纾解企业困难。制定《2024年服务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十项重点工作》,提出24项“检察护企”措施,依法严厉打击破坏企业生产经营、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及企业内部腐败犯罪,起诉26人,深入开展“检联商会”,创新开展“庆检护商”活动,联系商会及会员企业43家,建立检察联系点24个。高质效办好涉企案件,注重典型引领。办理某驾校涉工伤认定等11件涉企矛盾纠纷案件,办理李某太职务侵占等8件民企内部腐败犯罪案件,帮助有关企业挽回损失330万余元,对涉案某园林有限公司反映其116万余元工程款被拖欠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的问题,及时派员走访、协调,最终兑付到位,对徐某某等人侵犯企业注册商标犯罪,依法从快起诉,严厉打击犯罪,维护企业权益。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强化溯源治理。打击商业贿赂犯罪,起诉涉企行贿犯罪13件16人,与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协作机制8项,监督公安机关立撤案3件,向消防等部门发出涉及企业内部治理、行业监管等源头问题检察建议11件,开展涉企系列主题宣传7场130人(次),检察官进企业宣讲23场(次),制作发布《履职赋能 守护安全》等“检察护企”短视频5个,对全市金融企业从业人员700余人开展警示教育培训8场次,服务金融企业依法开展高风险化解。

庆阳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 陈春芳

陈春芳通报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。陈春芳介绍,庆阳市检察机关突出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聚焦民生重点领域,围绕特殊群体权益保护,通过强化一体履职、统筹发力,全力护航民生民利,以检察工作“力度”不断提升服务民生“温度。

陈春芳说,全市检察机关聚焦民生重点领域护民安。部署开展“检护质量安全”“城市二次供水安全整治”等9项特色小专项,起诉生产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35件58人,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件,摸排骗取医保基金刑事案件线索14件,起诉医保诈骗案件2件2人,办理涉金融领域刑事检察案件25件,民事检察案件46件,追赃挽损3346.43万元,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件,起诉涉网络电信犯罪130件。开展特殊群体保护解民忧。全额追回2024年第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挂牌督办案件欠薪40.9万元,办理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支持起诉案件86件,引导和解8件,帮助105名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104.73万元,成功办理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,实质性化解了劳动者不服工伤认定行政争议案,办理侵害老年人权益刑事案件75件,侵害残疾人刑事案件2件,建立全省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暴力的联防联动机制,强化未成年人“六端闭环”网格化保护体系建设,办理损害军人权益刑事案件2件,开展“红色资源保护回头看”专项行动,制发公益诉讼诉前建议14件。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纾民困。依托“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”,接待涉法涉诉信访82件,息诉罢访28件,引导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、基层组织调解等方式维权21件,以院领导包案领办方式,有效化解遗留信访20件,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和国家赔偿案件办理,走访六类农村地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15人,开展司法救助44人,累计发放救助金53.1万元。强化多元协同履职守民心。主动向市委政法委汇报,将“检护民生”专项纳入庆阳市2024年政法为民办实事创新亮点工作,获得党委支持,与市政府联合签订《关于建立庆阳市“府检联动”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》等13项机制,联合人大、政协制定《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的办法》和《关于建立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的实施意见》。针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,联合法院构建“检察和解+诉前调解+支持起诉”的检法协作模式,为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。联合公安、法院、司法局建立反家庭暴力联防联动协作机制,共同制定《关于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配合办法》,强化争议多元化解,以“公心”护“民心”。

92E4

庆阳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 赵玉静

赵玉静就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6起“检察护企”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典型案例,从基本案情、检察履职情况、典型意义等方面作了通报。

在提问环节,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张婷、第四检察部主任刘芳、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郭德春分别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
本次发布会,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副主任杨树科、市政协提案和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刘文军、市工商联副主席葛彦洲、庆阳市工商联副主席、庆阳市凯程职业培训学校董事长脱建锋、庆阳茂昌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智,甘肃日报、甘肃法治报、西部法制报、庆阳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应邀参加。

媒体都关心哪些内容呢?

现场直击

↓↓↓

@甘肃日报记者:请问庆阳市检察机关在开展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中,为民办实事体现在哪些方面?

9BC8

庆阳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张婷:谢谢您的提问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,庆阳市检察机关在开展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中,始终围绕就业、食药、社保、住房、养老、环保等民生热点以及劳动者、消费者、妇女、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等重点人群,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,因地制宜、因事施策,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。从刚才的工作通报中也可以看出来,庆阳市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体现在各个领域、各个方面,比如在专项行动中,我们加强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、农民工、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权益保障,以支持起诉助力维权,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;聚焦侵害妇女儿童、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障问题,用法治力量为弱势群体“撑腰”;惩治食药品领域违法犯罪,部署“检护质量安全”等多个小专项,守护群众“舌尖上”的安全;强化反电信网络诈骗检察监督工作,保护公民财产安全;持续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工作,从“依申请救助”走向“依职权救助”,切实做到“应救尽救”;依托大数据模型整治医保领域欺诈骗保问题,让蚕食医保基金的“硕鼠”“蛀虫”无处遁形等等。这些工作都是庆阳市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写照。

下一步,庆阳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把民生难点痛点作为“检护民生”的切入点和检察履职的着力点,努力办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高质效民生案件,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,进一步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、能体验、得实惠的检察为民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民生法治的新需求、新期待。

BB40

@甘肃法治报记者:刚才在介绍重点人群权益保障时,我听到了检察机关通过支持起诉的方式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,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职能?

7E2C

庆阳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芳:谢谢您的提问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十五条规定:“机关、社会团体、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、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,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。”及最高检出台的《支持起诉办案指引》,民事支持起诉的对象主要是劳动者、残疾人、老年人、受家暴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,上述当事人经有关行政机关、社会组织等依法履职后合法权益仍未能得到维护,具有起诉维权意愿,但因诉讼能力较弱提起诉讼确有困难或惧于各种原因不敢起诉的,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。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,可以向申请人提供法律咨询,协助申请法律援助,协助收集证据,协助申请缓、减、免交案件受理费等;当事人有和解意愿的,可以引导当事人自行和解;对于符合支持起诉条件的案件,制作《支持起诉意见书》,作出支持起诉决定。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的,应当递交申请书及身份证明材料,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,可以口头申请,由检察院记入笔录。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,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支持原告起诉,而非以原告身份提起诉讼,同时支持起诉限定于当事人提起诉讼确有困难的案件。

BBF8

@西部法制报记者:刚才通报中讲到咱们在开展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中,有一项是开展“检联商会”活动,咱们庆阳检察机关还创新开展了“庆检护商”活动,能否详细介绍一下“庆检护商”活动任务和有关举措吗?

庆阳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郭德春:谢谢您的提问。“检联商会”是规定动作,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们又加入了自选动作,也就是“庆检护商”,也算是工作“加强版”。全市检察机关开展“庆检护商”活动的主要任务是: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,建立健全检察机关、工商联机关与商会的沟通联系机制,全力为民营企业解忧纾困,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,助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,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服务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一是主动联系商会。每年至少开展4次联系商会活动,对商会会员中涉法涉诉问题突出的企业、创新型企业以及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,开展走访,全面了解企业的困难。二是定期开展会商。与工商联和联系商会每年开展一次座谈,围绕涉企政策落实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措施、商会及会员企业的司法需求,听取意见建议,研究加强和改进工作举措。三是防范化解风险。对在案件办理中发现的民营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法律风险,提出意见建议,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。四是加强检商协作。检察机关在办理涉企民事、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中,通过加强沟通交流进行检商协作,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。五是合力送法进商会。联合工商联根据商会和会员企业法律需求、司法诉求,开展法律宣讲、政策解读,引导商会和企业强化法治意识、法治思维,依法理性表达诉求,诚信守法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