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检务公开 > 信息化建设 > 正文
信息化建设

2023年庆阳数字检察做了这些事

时间:2024-01-26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数字检察是新时代检察机关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重要手段。2023年,庆阳市检察机关立足实际、周密部署,抢抓机遇、快速行动,深入落实数字检察战略,提升法律监督质效,助力市域社会治理。

图片


强化学习提升,树牢数字检察理念

1E7AC

专题学习数字检察工作相关文件和精神,深刻领会精神内涵,通过邀请专家授课、参加培训、考察学习、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,开拓工作思路,创新方式方法,持续提升干警数字思维、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,牢固树立“数字赋能监督,监督促进治理”理念,提高大数据运用、模型构建、类案分析能力。

图片


强化顶层设计,推进数字检察工作统筹协调发展

1E943

成立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专责机构,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汇报,做出工作提醒、方向纠偏,解决运行难题,确保工作实效。市院印发《庆阳市检察机关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字检察工作实施方案》,通过明确指导思想、工作原则、目标措施、组织保障,落实“业务主导、数据整合、技术支撑、重在应用”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,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向“质效导向、类案为主、数据赋能”的新型监督模式转变,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成效、数字检察建设成果助力检察工作现代化。

图片


强化模型搭建,推动数字检察工作落地落实

15E3A

组建专门团队,开展集中培训,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,不断丰富完善理念思路,持续夯实技术支撑,从司法办案中寻找问题、提炼规则、总结规律,构建了18个法律监督模型。在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评比活动中,庆阳市检察机关3个模型被评为“十佳模型”,市院荣获优秀组织奖。

图片


强化模型应用,提升法律监督质效

17B0F

积极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,深化运用“解析个案、梳理要素、构建模型、类案治理、融合监督”的大数据检察监督路径,促进社会治理和维护安全稳定效能不断增强,矛盾风险隐患预防化解能力明显提升,法律监督质效显著提升。全市涌现出一批操作性强、应用效果好的监督模型,充分体现数字检察对促进诉源治理、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。

数字检察建设任重道远,庆阳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推进数字检察建设,在创新实践中促进检察办案更加公正、检察管理更加科学、检察服务更加精准,以数字赋能助推检察工作现代化,以“数字革命”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。


图片

模型应用监督成效

 


成效一


“汽车消费贷”涉虚假诉讼类案监督模型,对比1.6万条银行、车管所、法院业务数据,筛查出监督线索105条。审查后制发再审检察建议20件;移送犯罪线索4条,立案3人;督促金融监管部门开展辖区内汽车消费贷款专项排查整治活动,帮助案涉银行完善规章制度5项。

 


成效二


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类案监督模型,通过调取人社、住建、法院、检察机关有关数据,筛选梳理汇总,分析提取关键词,“碰撞”识别,发现“讨薪难”共性问题。以个案为切入点,经审查、调查、提前介入侦查等,开展类案办理,并注重融合“四大检察”职能,建立外部协作机制,最终形成“部门联动、齐抓共管、综合施策、分类处理”工作机制,以优质检察履职促进提升了治理效能。

 


成效三


非法采矿类案监督模型、食品药品安全类案监督模型、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类案监督模型,重点针对生态环境、食药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,经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案件线索,通过移送涉嫌犯罪线索、制发诉前检察建议、提起公益诉讼等方法,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,提升类案监督和系统治理质效,切实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食药品安全管理,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