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公益诉讼 > 正文
公益诉讼

持之以恒抓素养 久久为功强能力——庆阳检察机关又好又快加强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专业化队伍建设

时间:2024-10-08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
事业兴盛,人才为本。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专业化小组自成立以来,紧紧围绕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这一价值追求,紧盯“打造过硬队伍,培养优秀人才”目标,以实施选马、训马、赛马“三马”工程为载体,以“周学习、月讨论、季度点评、半年总结、年终评比”等形式,着力解决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不同程度的不敢监督、不愿监督、不善监督的问题,持续加强专业化建设,全面提升检察履职能力,以更优业绩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。


以能力建设为核心

丰富拓展平台载体  

深入开展“行政检察潜力赛”等竞赛,加紧筹备“民事检察技能赛”“公益诉讼挑战赛”,动员小组成员全程参与“案例分析”“文书制作”“现场答辩”等比赛环节,以赛代训、以赛促学。依托“同级法院跟班学习”“检察官大讲堂”等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,对业务短板、能力弱项针对性学习,推动监督方式方法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。积极参与实践创新课题研究,从课题申报、课题立项、课题研究中锤炼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,先后立项《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庆阳中华文脉的探索实践》《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虚假诉讼监督的庆阳实践》等7个课题。专业化能力建设以来,小组学员综合素能迅速提升,《政协+检察共绘公益保护同心圆》等多篇信息先后被检察日报、半月谈、甘肃法治报等平台刊载。


以服务大局为主线

助力监督提质增效  

坚持实战、实用、实效导向,把实践作为最好的练兵场、试金石,小组成员对照院党组年初目标,围绕检察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等重点工作,不断在办案中提升、成长。民事检察办理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件86件,帮助105名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104.73万元;行政检察办理行刑衔接案件367件,监督纠正行政行为程序不当等问题194件(次);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、食药安全、公共安全领域部署小专项,督促恢复、保护林地、耕地等685亩,治理河道、水域25公里。加强与人大、政协及行政机关的沟通交流,推动建立《关于建立庆阳市“府检联动”工作机制实施方案》《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的办法》《关于建立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方案》等制度机制。同时,注重激发小组成员创新思维,开展“一院一品”活动,打造了“河清云庆”“环江‘益’心”“红+绿”等特色品牌,检察影响力显著提升。


以作风传承为纽带

培育检察工匠精神  

把引领检察干警传承攻坚克难、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,培育爱岗敬业、勇于创新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坚持每周学习、交流、点评,选取部分案例认真撰写审查报告、起诉书、检察建议书及心得体会,并每季度结合办案质效、案例培育、经验做法、理论文章等情况晾晒比学,激励先进更先进、后进争先进。围绕辖区重大、疑难、复杂案件,抽调人员组成办案组,先后多次带队深入办案一线,梳理问题清单、找准监督要点,致力于将每一个案件办成精品案件。办理的“督促保护战国秦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”“吉某与某银行、某汽车销售公司借款合同纠纷虚假诉讼系列监督案”等多件案例分别获评全国、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,研发的汽车消费贷、城市“二次供水”等法律监督模型被全省推广。


图片


民事专业化小组成员张玥



参加专业小组以来,办案能力有了质的提升,特别是促使我们办案思维从“被动”转变为“主动”,“一域”转变为“全局”,激发检察干警进一步发挥积极性、能动性、创新性,主动寻找线索、协调各方,做到前瞻性思考、系统性谋划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公益诉讼专业化小组成员杨秀秀 


专业小组是提升办案素能一种很好的形式,通过练兵,能够将理论学习成果快速地应用在具体案件中,对照指导性案例、典型案例的办案思路,对过去办案中的盲点、困境全面复盘,找线索、核线索的能力与技巧快速提升。

行政专业化小组成员南思羽



专业小组不拘泥于传统的检察办案,还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主动挖掘检察干警的创造、创新能力,带动小组成员参与品牌创建、模型研发、理论研究等,监督视角、监督方式更加多元了,也使我逐步成长为复合型人才。